"周游列国却换不来任何一国的重用,才能无以施展,能不郁闷嘛?"御风接话。

"不是这个意思啦。"小雪开始给他们解释。

孔丘先生平生最在意的并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其心中的"大道之行",历史上的孔子亦是如此,诸侯之间的不义之战、国君贵族的恶行他都可以勉强接受,并向他们宣传大道,而对那些肆无忌惮僭越礼制的国君、大臣,他便不能忍受,可以说这是孔子的底线。

"八佾舞于庭"被孔子评价为"是可忍,孰不可忍",仅是因为鲁大夫季氏使用了天子的乐舞礼仪。

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说,相当于一个市长使用了国家级领导档次的公车和出行的排场,放在现代世界这不算是多大的事儿,曾几何时,新闻中也报道过有些市县中甚至出现了售价数百万豪车作为公车使用,后来国家展开公车整顿,一是为了反腐倡廉,二是可以节约不必要的开支,杜绝攀比并形成良好的政府风气,总之和僭越无关。

而孔子最不能接受的便是僭越,他认为这种行为是天下大乱的根源,僭越礼制会滋生出不臣之心,既然大夫都可以用天子的礼节和排场,为什么诸侯不可以自立为天子以下犯上呢?如果诸侯、公卿、大夫、士人都想着僭越,都有不臣之心,那天下了就乱成一锅粥了。

历史上的孔子没赶上战国时期,他没见过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更不用说五国相王、秦齐互帝,可列国世界的孔丘先生便没有这么好运气,同样怀揣着治国济世的远大理想,同样极其重视周礼规则,却不得不面对秦迁周社,列国独立称王的现状,可以想见他的内心多么焦灼,多么失望,在孔丘先生看来,普天之下诸侯已经完全突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周王室与周礼一起成为了历史。

"哎呀,那孔丘先生不会一时想不开,抹脖子了吧?"列国人动不动为义而死,这一点御风可领教过。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小雪引用《论语》中的话,"我想不会的,孔子与儒家给华夏文化带来的不只是对心中正道坚守到底的坚硬,亦有道不行浮于海的柔软,假如世道黑暗,而拥有光明理想的人却都想不开抹了脖子,世界可就不会有希望了呀。浮于海,是为了将希望传递下去,也由此形成了华夏历朝历代士大夫不得志时可以归隐山林、田园,可以暂时退居读书、写作的传统吧。"

"那孔丘先生多半是要浮于海了,没事,等咱们建立了太平盛世,再把他老人家接回来。"

"志气不小嘛。"

"那话说回来,欧阳老师让我们申明儒家的思想,是为了安抚孔丘先生吗?"御风想起,这事儿还没搞清楚。

"我认为不是,每一个新的时代,总需要一种新生的思想作为指导,作为基础……"

小雪说,纵观世界历史,每次都是思想先行,解放人的头脑,再带来社会变革,制度变革,政权变革,没有儒、道、墨、法等百家争鸣,便不会产生秦汉的全新王朝与制度,没有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也就发生不了工业革命,没有西方思想与东方智慧数百年的碰撞、摩擦与融合,同样不会出现当今的华夏的独特体制。

因此,在建立一个新时代之前,需要申明自己的思想主张,以何立国,以何为思想基础,后面的事情才能水到渠成,百姓闻听后,心里也就有了底。

"我说呢,从小思品课、政治课都在说以什么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什么什么思想的旗帜,听起来云里雾里,不明其义,原来有这么重要的价值呢。"

"当然啦,不同的思想直接影响对国家方方面面问题的处理。"梦琳似乎搞明白了,开始给后进生讲课,"老百姓吃不饱,儒家思想主张君主与贵族阶级节省粮食,开仓济民,并且更新农业技术,农业生产方式,民为贵。若是换了秦国的法家思想,多半是发给一人一把剑,一柄戈,告诉老百姓,上阵打仗去吧,不但管饭,还能用人耳朵交换爵位,吃不饱别怪君主,怪自己没能杀敌立功,这就是思想上的区别。"

"我猜你也是刚明白的。"御风已经习惯了梦琳这一套,"哎呀,真没想到,小学中学多少年说思想思想也没搞清楚思想有什么用,马克思他老人家那些理论基础有多大价值,结果在这里反倒是真切地体会到了些许重要性。"

"百闻不如一见,白见不如一练。"

"后一句是谁的名言。"

"我们初中历史老师,催促我们做题时的口头禅。"梦琳半仰着头,显出得意的样子。

"你们已经开始写了吗?"燕笒与伊然下楼买饭,刚刚回来。

……

两个时辰后,御风拟订了几个劝告诸侯的角度。

一、从历史上讲,列国都世世代代向周王称臣,共同辅佐王室,征服蛮夷,列国始封也都是因为对王室有功,才有了裂土分茅的机会,做人做事当不忘其本,虽然王室衰微,但面临秦国吞并周国之举,不去讨伐伸张正义,反而忙着纷纷自立门户,不是仁人贤君应当做的选择。

二、从诸侯关系上说,过去大家同殿称臣,列国之间征伐尚且相当频道,一旦各自独立,师出有名,战争会更加常见,国家倾覆的危险也就越大,何必用这些王号、帝号招来无休止的战事与动荡?用御风的话说,这叫"称帝一时爽,国破家又亡,根本不值当"——只可惜列国人看不懂他的俏皮话。

三、从军事角度谈,称王称帝只对秦国有好处,对列国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秦军军事上的强大相信列国或有耳闻,或有领教,集韩、赵、魏倾国之兵,在傅阳众人的通力协助下,也只能凭借太行天险稍稍击退秦国铁骑,此役魏失河东,韩丢野王,成皋朝夕不保,安邑沦为孤城,若列国还不齐心,等下次秦兵东进时,恐怕再无可以阻挡他们的办法。

四、从计略方面分析,秦国刚刚经历一次失败,又放出口风说几年不出战,必然只是缓兵之计,先让列国相互消耗,再出奇制胜,居心不良。如若列国上当,真的以为秦国停下了征伐的脚步,必然要倒大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