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收到了秦王的指令还是因为什么,安邑城外的秦军开始围而不打,经过北宫玉衡的探查,发现他们也没有偷偷撤退,看样子似乎是要进行持久战,这实在不像他们的风格。

但秦人不想进攻,安邑军民总不能主动邀请他们出战,两边就这样僵持下来。

此时,战事的重点转移到了河内地区,河水之北的重镇——野王。

驻守野王的是韩国军队,列国中就数他最弱,且又是独立守城,因此难度极高,除了一早被派去协助防守的端木莹小队之外,御风他们四人在破坏了咸阳的铸造设施之后,也来到野王。

韩国驻守野王的是大将冯亭,历史上的冯亭算得上一位忠志之士,为保本土将上党自作主张献给赵国,从而引发了秦赵著名的长平之战,赵王给他封君的地位与土地,他却"垂涕不见使者",说“吾不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不能死固,不义一矣;入之秦,不听主令,不义二矣;卖主地而食之,不义三矣"。

另据《汉书》记载,冯亭最后战死于长平,说明他没有真正的卖主求荣,跑去封地享受荣华富贵,而是一直坚持在上党抗秦第一线,最终殉国,也算是死得其所。

列国世界的冯亭想来也应该比较忠义,经过这些日子的接触,大家感觉不求列国的将领们多给力,能够不坑自己国家就很不错了。相比于郭开那样见利忘义的乱臣贼子,抑或是吴起这样的确有真才实学却有点儿刚愎自用的大将,还是冯亭、乐羊这样能力不突出,却能为国家考虑的忠臣来得靠谱一些。

冯亭确实也知道眼前这几位的大名,自己掂量斟酌了一下,决定完全接受傅阳王世子的安排,至少看起来他们不像是要损害韩国的样子,傅阳人也没做过什么缺德事儿,索性选择了完全信任对方。

这就好办多了,敌强我弱,就怕意气用事以卵击石,坚守不出打消耗战才是正途。

帅军前来攻打河内的也是秦国一代名将魏冉,此人能耐十分了得,历史上在宣太后芈八子的支持下一度相秦,独占定陶之地,自己会盟诸侯,让列国只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后来还是范睢说服秦昭襄王废除宣太后及以魏冉为首的"四贵",才掌控了秦国实权。

这一天,秦军二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扎下营盘,御风去侦查了一大圈,并没有看到什么超常规的兵器。

"这里的城墙太矮了,如此战略要地,韩国的防御准备也太不含糊了。"御风见此地的城高最多也就是四丈,墙壁不厚,无法安排大量守军,城防设施

同样堪忧。

"史书记载,秦国对阵韩国有两次重大的战略胜利……"小雪分析给大家听。

两次都是发生在昭襄王时期,一次是他听取了范睢的意见,派兵直取荥阳,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战国策》中有记录"举兵而攻荥阳,则成皋之路不通;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即着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也就是说,荥阳被攻破把韩国分为了三段——成皋以东诸城,成皋以西的国都新郑,还有就是黄河北岸的上党。

按理说,不过成皋关是不太可能偷袭荥阳的,但历史上韩国丢了伊阙,使秦军可以从南边走小路包抄韩国腹地,这才造就了范睢奇袭计划的成功,不过在列国,伊阙关并没有被攻破,故而没有这一层后顾之忧。

第二次战略失败便是被白起拿下了河内的野王重镇,上党之路彻底断绝,韩王被迫向秦国请罪,命人将上党之地献给秦国,冯亭与军民百姓商议,投靠了赵国,也就把战火引向了赵国而暂时保住了韩国,否则韩国的灭亡恐怕还要提前数年。

研读史书,不得不佩服范睢、秦昭襄王等人当时的战略眼光,两场战斗点中了韩国的死穴,同时为秦国打开了进军中原的大门,从此之后,三晋便完全暴露在强秦大军的正面,成为天下统一战争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现如今大家面临的问题正是如何守住野王,防止秦军截断上党之路,也不给他们直奔赵国国都邯郸的机会——因为黄河大改道,从野王有了陆路直通邯郸,甚至是临淄,野王"升级"成为了决定天下战局的咽喉要地。

而反观韩国,对此处的战略地位并没有特别重视,冯亭手下的兵士亦非精锐,纵使有御风等人相助,困难同样不小。

"看来……咱们的队友不太给力呀。"御风也明白此役的难度。

"那就要靠咱们了。"梦琳看了看四周的城垣,也是头大。

……

第二天一经交兵,众人才发现情况比预料中最坏的还要差,秦军的战斗力堪称恐怖,没命似的向城上冲击,根本无惧箭矢落石,前仆后继,疼痛、流血、死亡这些词汇似乎根本就不存在在这些人的字典中,或者像相声里说的——他们压根就没有字典。

别说冯亭和他的韩国军队,御风也没见过这场景,之前的战斗大多是威慑威慑敌人就可以撤退,甚至臣服,哪儿有如此拼命的战斗方法?御风以为又是战鼓的术法作祟,去破坏了一圈,却发现前线的亲人依然是舍生忘死。

端木莹倒是战了个痛快,双方都是全力以赴以命相博,战场上如果听到不时响起的霹雳惊雷之声,那一定是她的术法,凭借她的神勇发挥,东门才暂时得以保全。

燕笒与小雪不忍看到厮杀,仅是以「地水师•徒劳无功」这样的术法限制秦人行动,剩下的事交给韩国兵士去做。

御风、梦琳与伊然则镇守西门,杀了个七进七出而敌军不减其勇,御风也没了脾气,干脆将盾牌往城门楼地上一插,顺便激发一部分神珠玥的力量,形成一道无形的乾金属性盾墙,秦人饶是骁勇善战,却也难以再前进一步。

一个白天的时间显得尤为漫长,听到秦人鸣金之声,所有人都有一种"终于结束了""终于活下来了"的感觉。

清点剩余力量,战斗减员已达两成,照这个速度下去,最多再有三天,野王必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