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卷的一个小高潮,以后每个篇章重要的部分,子尧都尽量引首诗,或自己落笔献丑,来突出它。

——自己的水平很菜,写的不合平仄,但我不怕丑,我想坚持写,因为这是我的历史情怀。

从今天之后,我也没办法像前两天一样爆肝更新了,因为工作的原因,估计只能晚上发文,这会一直持续到过年前。

关于莉娅和汪精卫的这一篇,子尧觉得自己已经写得够清楚了。

但我想说的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限于篇幅的原因,子尧不敢多写,也不敢细写,因为这些都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东西。

换句古话来说,这是——

冒天下之大不韪。

因为我写的都是我心中的历史,所以难免是主观的评判,他真正的想法,只有他自己知道,请各位读者酌情阅览。

我绝对不会给汉奸洗白,因为莉娅和他所面对的是两个并不类似的场景,同样的选择代表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莉娅的第一视角仅代表莉娅这一角色的观点,为了塑造角色的内核和剧情需要。

我对莉娅的观点不做任何评价。

我也不会反对万万炎黄的普世价值,但是历史的魅力就在这里——

千秋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叫好的大有人在,臭骂的也大有人在。

最后,子尧还想再介绍一下汪汉奸所写的另一首诗——

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

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

据传,这是在他的墓中发现的绝命诗,他死后要求葬回南京,但后来坟墓被炸毁,人们便发现了这首遗作。

子尧拙笔,翻译如下——

我快要离开人世了,心神俱灭,万事皆休。

这天涯各处,恐怕没有人不在怨恨唾骂我吧。

纵使已经有先辈,品尝过了这般千夫所指的炎凉世态。

估计也没有后人,会叙写我的历史了。(春秋此处指史书《春秋》)

我觉得,这最后半句他写错了。

因为历史是公平的,它会记住每一个英雄好汉,也会记住每一个奸邪小人。

至少子尧记住了,子尧也写了…

不是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